【深度数据】曼联的防守策略是什么?为什么说还是熟悉的味道?

2022-03-03 14:00:23      编辑:极速直播吧

严格来说这个标题不太全面,因为新赛季第一场球,曼联不止防守是“熟悉的味道”,进攻端同样也是;但进攻端现在存在一个巨大的X因素,我们会在C罗的去向确定之后专门写一篇长文聊聊曼联的进攻以及C罗的尴尬定位。

诚然,根据一场比赛下结论失之草率,然而曼联几乎硬生生将新赛季首战打成了21-22赛季的英超第39轮。因此,详细拆解上赛季的防守数据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拟分为上赛季与本赛季首场两部分,分别梳理曼联这种延续性极强的、糟糕的防守表现。

过去的21-22赛季:曼联诡异的逼而不抢防守策略

21-22赛季曼联帅位历经动荡,防守思路却基本在墨守成规中蹉跎整季。38轮打下来,曼联实际丢球57,对手预期进球57.99,两项数据从少到多分别排在英超第8与第11,这与其争四的战略目标严重不匹配。这其中包括德赫亚打出的英超第3的“限制对手射门得分率”(用XCG计算的门将扑救水平,详情点击数据总结之球员篇(下):过去一个赛季哪个门将扑救最好)加持,倘若德赫亚没能恢复状态,曼联为其防守战术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多。

问题出在哪?曼联采取了一种非常诡异的、可以被描述为“逼而不抢”的防守策略。

先来看这样一个曼联理想中的防守状态:

这是一种相当激进的防守模式,球员散步于球场各处,一对一针对对手每一名球员做逼抢,持球人调整空间相对从容,但却找不到安全的接应点。如果将球裤也改成红色,说这是利物浦也丝毫没有违和感。然而这样的画面出现频率有多高?单一回合终究只是零星现象,以数据来看,大样本下的结果与上图竟背道而驰:

即便整个五大联赛都很难找到与曼联同质化的高阶数据类型。曼联无论是夺回球权的频率(第11)还是前中后场三个区域夺回球权的占比分布(分别为第9、第9和第10),都属英超中游之列,粗看上去似乎是一支防守中庸型球队。然而此处须知:夺回球权本身是一项结果型数据,换言之,它只能表明曼联的防守结果非常“中庸”。倘若细看更偏向于过程类型的数据,就会发现曼联其实是用一种相当激进的防守方式,打出这样的中庸结果。

由于statsbomb的王牌数据“对球施压”目前已经可以部分在FBref网站免费查到,我们可以对英超所有球队在防守时的对球施压情况做简要分析。曼联前中后三个区域对球施压占比分别为22.25%、43.58%和34.17%。以夺回球权分布占比情况来看,这三项数据理应全部排在英超中游才是。然而事实是,尽管球队前场对球施压、后场对球施压数据均为中间水准(第8与第13),但在中场对球施压的占比却高居英超第5。排在曼联之前的莱斯特城、曼城、利物浦与水晶宫或战术安排及其侧重中前场逼抢,或阵中不乏“黑又硬”防守中场。

而曼联的实际情况却是:其中场长期保留2-3人配备,且缺乏防守大闸,前场回抢辅助又不甚积极,结果无论是兵力数量还是单兵质量,都不支持这种施压分布。

分布情况尚在其次,上述数据的重点在于:曼联超高的中场对球施压并未带来与之相匹配的中场夺回球权。换句话说,其施压的最终效果非常差。此处我们可以再引入“尝试抢断”的数据分布,这可以说是激进对球施压的终极体现。此处曼联再度显得极为诡异:其前场与中场尝试抢断占比皆为英超后段,区区35.28%的中场抢断占比甚至低至英超倒数第4;而后场尝试抢断占比却高居英超第5。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曼联在中前场投入大量兵力对球施压,然而这样的对球施压仅仅是位置上的、象征性的,真正的对抗发生在后场。

我们可以看一下曼联常规状态下的前场逼抢效果如何。首先,他们会时长任由持球人从容调整、寻找长传机会,比如这样:

提供一组可怕的数据:曼联上赛季空中对抗成功率41.37%位列英超倒数第2;而放给对手高达57.93%的长传成功率则是英超第3高。这在一支拥有马奎尔(争顶成功率英超第10)的球队里简直不可想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曼联让对手的长传太过从容。

倘若这样的长传再碰上处理球毛糙的后卫,后果便愈发不堪设想:

此外我们需要注意:前面所说多项防守数据都只有分布而无最关键的频率与成功率,我们只是意在强调曼联防守时的站位情况,而没有深究技术动作层面的防守积极性。如果从最重要的两个维度去深究,曼联的这种防守站位将显得缺乏意义:他们对球施压空有中前场高分布率,总体频率与成功率却只是英超倒数第6与倒数第8。与此最为相关的针对持球人的防守对抗,曼联频率倒数第8,成功率倒数第4。

如此行事的最终结果是,曼联将自己的防守兵力大规模堆砌在前场,后场防守必然空虚。此时倘若前场逼而不抢任由对手推进,那么后场便会向筛子一般千疮百孔。

下面几张动图可算是对防守数据的生动表达:

对阵布莱顿,整体前压却对持球人毫无干扰,被长传打穿

对阵利物浦,全程只有对阿利松一次施压,而后迅速被地面推进打穿

即便我们把范围缩小到中场,曼联的逼而不抢依旧十分明显,这里我们用三张静态图解析一下下面这球:

此球前场三人组的三抢一根本没有封堵住向左侧分球的空间,象征意味十足;但此时影响不大,因为前场球员只需要迅速回收到中场辅助防守就依然能保持中场防守人数足够多的。但后续的发展令人难以接受:

第一步,曼联4名球员顶在最前线,把中场边路漏的一干二净,却距离球两三米开外。库库雷利亚从容接球。而此时在中场防守的只有两名后腰。

第一步,曼联4名球员顶在最前线,把中场边路漏的一干二净,却距离球两三米开外。库库雷利亚从容接球。而此时在中场防守的只有两名后腰。

第二步,布莱顿在中场简单倒球后把球打到中路,此时曼联前场球员无一参与防守,中场麦克托米奈与弗雷德在人数劣势情况下不知所措,马奎尔只得放弃防守位置上提补位。

第二步,布莱顿在中场简单倒球后把球打到中路,此时曼联前场球员无一参与防守,中场麦克托米奈与弗雷德在人数劣势情况下不知所措,马奎尔只得放弃防守位置上提补位。

第三步,布莱顿迅速将球传导至右路,曼联防守已经呈非常清晰的4-2站位,原本的10人防守变成了6防4,而且马奎尔由于之前的上抢此时还不在后卫线上。

第三步,布莱顿迅速将球传导至右路,曼联防守已经呈非常清晰的4-2站位,原本的10人防守变成了6防4,而且马奎尔由于之前的上抢此时还不在后卫线上。

类似情况在上赛季的曼联身上层出不穷,甚至他们在放对手界外球时也会莫名其妙的在一侧囤积重兵却对球毫无压力,然后把另一侧包抄的对手漏的精光:

有时候,即便他们做出了相对比较积极的逼抢姿态,也会最终展现出一种“我们尽力了但我们实在是不会防守”的样子,转而让技术还算可以的对手轻松实现地面推进:

再提供两组防传球数据:目前的统计体系中,有两个数据最能体现进攻推进:progressive pass,指的是满足一定距离的向前传球;以及smart pass,指穿过至少2-3名防守球员的、带有渗透性的、以进攻为目的的传球。曼联放给对手什么样的数据呢?其对手progressive pass的成功率为英超第7高,smart pass的成功率则是英超第5。

此外,曼联还有一个致命的老毛病:他们中后场的出球推进能力太差,偏偏几任主教练还都要求打快(具体原因我们以后聊进攻的时候再说),结果中后场失误频发,为此没少吃对手的就地反击:

事实上,相对于C罗的问题而言,这些东西才是滕哈赫亟需解决的。然而滕哈赫做到了吗?

新赛季首场比赛:你会发现全是老毛病

一个很令人担忧的现象是,新赛季首轮对阵布莱顿,我们看不到任何曼联防守做出根本调整的迹象。有些问题可以理解,比如滕哈赫囿于阵容构成,不得不继续打快,这样中后场的失误就不会下降,至少他不可能迅速教会这些刚度假回来的球员如何搞近距离传控。所以我们不可避免地仍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诚然,做出巨大转型需要时间,一轮赛后即给滕哈赫下定论为时过早。但曼联这种防守思路不行,确实经过千锤百炼的结论。滕哈赫如果沿用这样的做法,那么这批球员多数时候会告诉他:我们没这个能力。比如下图,曼联球员的移动已经比上赛季积极得多了,但面对布莱顿的传导仍旧有心无力:

上图中曼联从前场抢到中场再抢到前场,结果只是逼着布莱顿来了一出传控大师级的地面推进表演——在充分调动曼联并将之防守兵力吸引在右路后,布莱顿几乎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把球分到了左侧。类似情况在比赛最后阶段尤为明显,布莱顿宛如玩弄老鼠的老猫一般把曼联看似积极实则缺乏力度的逼抢操纵于股掌之间:

事实上,曼联球员也不是完全不努力,只不过他们的单兵逼抢能力实在不足以让他们承担如此激进的防守方式所带来的风险——前场逼抢一旦失败,后卫将直面冲击,这是所有高压逼抢的球队所无法解决的理论痼疾。但曼联的麻烦在于:他们失败的次数是在是太多了:

理论上,滕哈赫想要达到的逼抢效果应该是像利物浦一样压迫每一个接应队员,逼迫对手的持球人送出一脚虽然从容但却不靠谱的长传,曼联也确实一度做到了:

然而,我们不能把攻守割裂开看待:曼联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进攻要被迫打快,而主教练又希望球队更多以流畅的地面传递完成推进,这就意味着曼联球员在断下皮球后必须迅速而又准确的寻找地面传递的路线。但他们偏偏又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曼联经常逼出一个长传,也把长传断下来了,结果3秒钟后又把球送回给了对手,还顺带把自己的防线给拉开了。就像下图:

事实上,长传断球后送还球权还是危害相对较小的失误,因为此时对手自己的阵型往往也因为接应长传而比较分散,曼联此前保持一对一的逼抢态势,一般而言尚有时间重组防线。但如果是中场逼抢对方的地面推进得手后再送还球权,危险指数就会成倍增长。因为曼联的前场不怎么回防,他们只能依靠单薄的中场就地反抢,而对手此时已经具备了集团冲锋的兵力。比如下面这个丢球,显然布莱顿全程保持着相当紧凑的阵型,而曼联甚至直到丢球,都还是后面的6个人在辛苦防守。

再回头看看这些画面,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如果你从头到尾读到这里,一定会有似曾相识之感:我们在前面用了大量曼联上赛季0-4布莱顿的画面,如果把这些图打乱顺序放在一起,恐怕很难分清楚哪个是21-22赛季的,哪个是本赛季的。倘若防守思路如此延续下去,俺么曼联换帅的意义又在哪里?

结语:逼抢到底应该怎么抢?

我们必须要承认,第一场打布莱顿对滕哈赫而言是有些倒霉了。曼联这个反手思路是真的怕布莱顿。布莱顿上赛季控球率英超第7,传球成功率英超第6,踢法极具技术含量,曼联这套逼而不抢的思路遇到布莱顿确实有点羊入虎口的意思。但以曼联的战略定位而言,如果连布莱顿都害怕,那么遇到曼城、利物浦、切尔西、阿森纳恐怕就只能是白给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曼联这批球员不该防成这个样子,也不该采取这种防守模式。高位逼抢切忌前后脱节,前场压上去时后卫是必须要跟着压上的。但曼联的后卫适合干这个事吗?看看下图的马奎尔,滕哈赫不觉得别扭么?

的确,马奎尔上赛季“航母”式名场面略多了些,个人状态也不复当年之勇。但他无法适应这一逼抢战术恐怕也是事实,何况这个松松垮垮的逼抢还不停的给他卖掉。令人费解的是:放着马奎尔这样一个正面防守强硬、转身速度缓慢的空霸,曼联还要采取这样的防守策略,这不是强自己之所难么?

再看看顶级的逼抢球队是怎么玩的,我们不用其他的场面,就用它们打曼联时的做法。先看看和曼联路数相近的利物浦——二者都是放掉持球人,转而散开站位,逼抢接应队员:

同样的思路,利物浦逼抢的力度如何?压上坚决程度如何?想想克洛普的球队,什么时候摆出一副逼而不抢的姿态晃晃悠悠顶上去给自己屁股露出来?

再看看莱斯特城,之所以放这支球队,是因为他们的前场同样包括老将,下图中瓦尔迪的逼抢,曼联别说年龄最大的C罗了,哪怕拉什福德,做的出来么?

最后看看曼城的。曼城的逼抢思路和利物浦、莱斯特城、曼联都不一样,他们是集中兵力抢持球人,如果持球人回传就像拦网一样排成一排做拦截,尽可能把对手的传球线路给彻底封死。这么做的好处是逼抢效率极高;弊端则是容易漏球,所以瓜迪奥拉一贯喜欢用速度极快的中后卫,再不就是边后卫拖后补位;另一方面执教球队历来不惜犯规,一旦逼抢失败漏球,宁可赔上黄牌也绝不让对手推进。对阵曼联时,曼城曾经如此打进一球:

放一张静态图在这,曼联真要能像同城兄弟一样在一侧集中这么多人疯狂逼抢,也算是改头换面了。只是这样的逼抢,自瓜迪奥拉以降,有几个教练痴迷于此且切实做到了?

诚然,一轮赛后即对滕哈赫下结论为时太早。但曼联这套逼而不抢的战术不行,确实经历千锤百炼的结论。如若继续沿用上赛季逼而不抢的老策略,滕哈赫的下场绝不会比前任好到哪里去。球队高层也要明白:打造阵容是一个相当需要整体化考量的事。足球打法本无高下之分,只有球员能力存在差距。与其追求某种打法,不如趁着现在不差钱,思考一下如何在转会市场上科学地打造一支有实力的球队。